他7岁被领养,一生贫苦,马云却说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2019-06-07 09:06发布于 娱乐八卦 频道
作者|张先森
01
陕北清涧县,中国西北自然环境最恶劣也最贫穷的县城之一。
1949年12月3日,清涧县一个村庄的破旧窑洞里,一个男孩出生了。
没人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生命后来对于世界的价值。
他的家庭世代都是农民,父母目不识丁。他是长子,身后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家里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决定把7岁的他过继给远在延川县的伯父。
伯父家里同样贫困,他经常为买不起铅笔而发愁;因为衣衫褴褛,他也不敢跟别的孩子一起玩。
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饥饿感让他刻骨铭心。别的孩子课间都去玩耍了,他不敢站起来,因为快饿晕了。
7岁之前他一直没有正式的名字,小学老师给他起了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王卫国,保家卫国的意思。
多年后,王卫国有了一个人尽皆知的笔名,路遥。
作家路遥
小学就要毕业了,路遥还没吃过一顿饱饭。
他固然知道田间的劳动是一项伟大的职业,但他更想改变这种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
怎样才能逃脱苦水般的岁月呢?路遥经常想。
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拼命地读书。
但伯父并不想让他读书,只想让他帮家里做农活。
路遥恳求伯父:能不能让我试着考一考?即使考上了我也不去上。
没想到,路遥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里唯一考上中学的学生。
路遥故居
尽管全村都在闹饥荒,但村里人知道路遥考上后,他们还是把自己的救命粮分出一点来。
当几个老爷爷把他们的馍馍塞到路遥的口袋里,他再也忍不住,在乡亲面前放声大哭。
路遥的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所写的,很多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
为了能够让路遥上学,他的养母提上箩筐,拄着木棍,赶50里山路到县城沿街乞讨。
远离当地讨饭,不给路遥丢人现眼,还能给他带回一些馍馍、馒头之类。
路遥的养母
有时候饥饿像无数爪子揪着五脏六腑,他就到山上刨挖着酸枣、野菜,只要嚼起来不苦的东西,统统往肚子里咽。
他最常想的是,人要是啥时候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那该有多好。
在生活底层所受的残酷磨砺,最后转化为路遥身上一种奋发的动力。
在初中几年里,他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02
当时间来到特殊的1966年,路遥的求学之路搁浅了。
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他被裹挟进了时代的滚滚洪流中。
那段岁月里,路遥遇到了他的初恋。
在朋友的撮合下,他结识了北京知青林红,并与之展开了一段难忘的恋情。
《平凡的世界》剧照
路遥是那种有献身精神的人,他愿意为自己热爱的东西付出一切。
当时县军工厂招工,路遥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名额。这意味着他可以由农民变成工人,那是许多青年梦寐以为的机会。
谁知道一转身,路遥毫不犹豫就把这个名额转给了林红。
更没想到的是,后来林红因为路遥的“农民身份”而提出分手,转身爱上了一个军官。
《平凡的世界》剧照
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路遥的自尊和自卑心理都很强,如今这段感情的失败,更是在他心里留下永久的阴影。
在他后来的作品里,我们依稀能看出这段感情对他的影响。
比如他的成名作《人生》中,现代青年高加林选择了城里姑娘黄亚萍,抛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
电影《人生》剧照
又比如《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田晓霞身上也有路遥和林红的影子。同样是稍纵即逝的恋情,只不过小说里路遥将恋情的终结处理得比现实更加悲壮。
现实的残酷和爱情的破灭,让路遥的理想从一腔热血的政治抱负,悄然转向了文学创作。
当时,他在《萌芽》杂志上看到了一句“路遥知马力”,就用“路遥”这个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
24岁那年,路遥因为在写作上展现的异凛天赋,得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踏进了延安大学中文系的大门。
在往后的几年里,路遥永远穿着一身灰,挎着一个黄帆布背包,一头扎进了学校阅览室的文学海洋,疯狂地汲取养分。
03
路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高加林、刘巧珍、孙少平、孙少安、马建强等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形象,但真正了解路遥的人,会发现他的心路历程比这些艺术形象更精彩。
28岁那年,路遥写出了他的中篇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可几乎所有的大型刊物都将稿子退回。
朋友写信问他怎么办?路遥让他转交最后一家大型杂志《当代》,并告诉他,如果《当代》也不刊用,就把底稿烧了。
最后,《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路遥的心性非常高,一个目标被征服,他马上又确立新的目标,不给自己留一点喘息的空间。
他说,人一定要对自己残忍一点。所以他把自己处在一个孤立甚至恶劣的环境下,在一种沉重的劳动中,他才会活得更充实。
为了写《人生》,路遥准备了近两年。
1981年的春天,当一切准备就绪,路遥搬进了甘泉县招待所。
在那里,路遥不分白天和黑夜,房间里经常是烟雾弥漫,桌子上扔着硬馒头,他头发蓬乱,眼角黏红,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写,夜以继日的写作使他的手臂疼得难以抬起。
写到后来,他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经常三更半夜在招待所里走来走去。
招待所的人以为这个年轻人精神出了问题,可能要寻短见,就致电县委汇报情况。
县委回话:他在写书,别惊动他。
他不能停下来,憋着两年的劲儿,就像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每天工作18个小时。
仅仅用了20多天,路遥完成了13万字的《人生》初稿。
最后,《人生》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让34岁的路遥一举成名。
马云曾经说过: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04
《人生》引发轰动之后,路遥的生活全乱套了。
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尤其是吴天明导演把《人生》搬上银幕后,舆论的潮水把路遥淹没了。
电影《人生》剧照
路遥的头脑一直很清醒,他不希望自己成为“文学界的社会活动家”,并立刻从这场漩涡中抽身出来。
他要忘掉过去的鲜花和掌声,像消失在沙漠里一样从文学界消失,重返人民大众的生活,成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人生》将是路遥不可逾越的巅峰。
但路遥不这么认为,他想要在40岁之前再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分成三部,共六卷,一百万字,上百个人物出场。
这部书,就是后来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平凡的世界》。
有了这个构想,路遥开始投入了比《人生》更为持久、庞大和残酷的战斗中。
为了写《平凡的世界》,路遥准备了长达五六年之久。
他到处搜罗资料,纪录了几十万字的笔记,笔记本装满了一大箱子;为了体现小说10年时间跨度里的中国社会面貌,他把全国省、市、县各级的报纸都收罗过来,进行全面的浏览。
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翻阅资料而被磨得红肿,最后只好改用手背继续翻阅。
为了体现生活的逼真感,他还要主动去体验生活的一切酸甜苦辣,为创作积累素材。
比如为了了解矿工的生活,他下到矿井里和矿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他们递上香烟火柴,和他们坐下来闲聊。
路遥在和煤矿工人聊天
没人知道他是写过《人生》的作家,都以为他是新来的煤矿工人。
终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了。
然而,大多是评论家对作品感到失望,认为相比于《人生》是很大的倒退。
满心期待的路遥,被当头一棒。
05
呕心沥血创作的文字没有得到“主流”认可,路遥的失落可想而知。
他来到作家柳青的墓前,跪地大哭。
路遥拜谒柳青墓
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是路遥最喜欢的小说。在病危中,柳青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这部作品,直到将生命消耗到最后一刻。
拜谒柳青墓之后,路遥知道自己是时候做一个选择了——在活着与拿命写完《平凡的世界》之间的选择。
其实在写第一部时,路遥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但为了不中断写作,他拒绝就医。
他心里明白,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当时,《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赏识并得以播出。在那些快要撑不下去的日子里,路遥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天等着听收音机。
他在心里提醒自己:全国人民的听众都在等着你下面的文章呢,千万要撑住。
路遥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
他常常写到三更半夜,通宵到天亮也是常事,然后再睡到中午,完全打乱正常人的生活节奏。
这样的拼劲,纵使是铁人也吃不消。果然,在写第二部时,路遥的身体严重透支,口吐鲜血倒下了。
病床上的路遥
他的弟弟拼命劝他,可他却说:我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
高烧、腹泻、肝疼⋯⋯这些病痛不断摧残着这位号称“陕北硬汉”的生命。
在身体就要垮掉的情况下,路遥在1988年夏天咬牙完结了《平凡的世界》,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下了不朽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走完了他短暂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
去世那天,距离他的43岁生日,还有半个月。
06
路遥的一生,在贫困、孤独和误解中度过。
他的小说走红后,故乡的人们像神话一样传谣他,说他一笔稿费就能买一辆小轿车,每日带着随从出入大宾馆……
其实,他们都误解路遥了。
路遥在陕北农村有两个家,两个生身父母和两个养父母,还有众多兄弟姊妹和远亲近邻。他成名后,很多人都向他伸手求援,而他从来不会精打细算,生活过得非常窘迫。
《平凡的世界》获得矛盾文学奖时,路遥去领奖的路费还是借来的。但到了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他打电话给弟弟王乐天说:你再帮我想想办法。
路遥和莫言
为了赚钱,他炒过股,甚至给企业写报告文学,但这笔稿费直到他病倒昏迷后才拿到。去世后他留给家人的,是1万元存折和近万元的欠账单。
他没有出入所谓的大宾馆,更没有买什么小轿车。他一年四季把自己关在作协大院里,吃的是馒头和大葱;他不下棋,不打牌,不会搓麻将,不爱看演出,也不喜欢凑热闹……他享受孤独,他也必须孤独。
就像龙应台说的那样: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是来自孤独。
他在孤独中过着最普通的生活,也让他懂得了最普通人的感情。
他从苦难的劳动者中走出来,他对劳动者的感情是渗透到血脉里的,他又将这种感情流淌于笔端,书写这个平凡的世界。
30年来,《平凡的世界》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至今仍深受欢迎,为什么?
这便是经典的魅力吧。当你走进路遥的精神世界,明白了他创作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华大学要给新生们每人送一册《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作品并不完美,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在谈到路遥时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在急功近利的时代、在在“寒门难出贵子”等言论甚嚣尘上的当下,《平凡的世界》传递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
不管处在什么社会、哪一个阶层,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在平凡的事情中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
而这,也正是路遥穷极一生所诠释的人生真谛:
永远也不要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参考资料:
纪录片《路遥》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李建军:《路遥十年祭》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
点击下方“在看”
为所有努力的人点赞
娱乐八卦相关推荐
- 美人迟暮!54岁张曼玉罕见现身 一头红发身材消瘦
2018-11-16 09:39
- 10年前赵丽颖给她做配角,1年后她给胡冰卿做配角,她是谁?
2019-08-03 11:06
- 曾与大12岁的王志飞恋爱,二婚嫁给袁弘,如今38岁被宠成公主
2019-10-08 16:48
- 汤姆·汉克斯主演《邻里美好的一天》首支预告曝光
2019-07-23 21:20
- 小蓝鞋独领风骚,土味PPT断层出道!真是败给了张继科的直男审美…
2019-06-15 13:06
- 靠怼明星出名的主持人,易立竞又当又立,让人生厌!杨幂都秒怂
2022-11-18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