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八卦
导航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2019-08-06 12:55发布于 娱乐八卦 频道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文/冒诗阳

本周末《这!就是街舞》第二季收官,直至结束豆瓣评分仍维持在9.0以上,看到节目最终以这样的成绩落地,总导演陆伟终于松了一口气。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两年间,综艺市场上众多聚焦小众文化的节目诞生,从潮流文化本身出发,这些节目带给外界以视觉和审美上的冲击,观众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聚集,快速成为节目拥趸。然而这样的兴致往往是短暂的,当好奇心不再,大量小众圈层的综艺在进入第二季后纷纷跌落神坛。

与众多小众文化诞生的年代不同,当代青年人拥有了更多发声的方式,要让一个圈层的声音持续被外界所关注变得困难无比。但青年文化不止于潮流发式、破洞T恤和鸭舌帽,在陆伟看来,如何挖掘出街舞文化背后的情感张力,才能让街舞持续留在青年文化的舞台中央。

伴随着对街舞文化的综艺发掘,《这就是街舞》的成功使得背后的制作团队灿星重回综艺舞台中央,几年众声喧哗之后,业内顶尖的制作团队灿星却一直缺席网综市场,当受众渠道由电视转向网络,在网综市场的声浪尤为重要。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热播背后,国内综艺已经历了从引进到原创的几代更迭。除了借用明星的热度外,综艺如何孵化出自身的生命力?节目能否依靠制作团队的创意、规则,实现新陈代谢?除了“搞笑”外,综艺还可以承担哪些功能?

这些问题,不仅是综艺制作的方法论,更是行业不断曲折向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壹娱观察专访灿星副总裁、《这就是街舞》总导演陆伟,以下为采访实录。

壹娱观察:相比其他选秀综艺,《这就是街舞2》赛制上的变化很大,这是因为上一季的赛制不够完善吗?

陆伟:

网络综艺做到第二季的时候,对导演组的压力会很大,因为观众会拿着第一季的整体节目的印象来期待第二季的第一期节目,但凡达不到上一季节目的观看体验,观众会觉得节目退步了。所以我们一直在想采取什么方式来让观众从第一期海选开始有比较好的体验。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态度大师」战队海选

对于素人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来说,所有赛制变化和创意的核心是晋级资源,因为晋级资源是有限,所以当时我们想法我们的所有的赛制创意都是围绕着怎么样让一百条晋级毛巾的争夺变得不一样来展开的。

队长和选手肯定会看上一季节目,他会知道大概节目是什么样的一个路数,他们都会做好准备,所以要打破他们准备,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基于这点去做的一些设计。

那么但是怎么去抢毛巾这件事情上,我们其实想了非常多的创意。最终赛制是受到街舞比赛的启发,就是街舞比赛里面非常常见的有 2:2 和 3:3 。为什么没有着重 1:1 ,因为上一季已经用过了,多对多的团体赛相对来讲变化更丰富。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取消待定,取消待定的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想让队长和选手之间,本来已经做好的一些预案全部被推翻。因为这对于选手来讲和队长来讲,你没有再一次去做选择的机会,你要么就是给毛巾,要么就是淘汰,这样其实队长和选手压力就会更大。也是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制作逻辑,就是你怎么样让参加节目的人变得更紧张,更加没有安全感。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修楼梯」战队

壹娱观察:部分参赛者也参加过其他同类综艺,这是否是个问题?节目如何在街舞圈找到合适的参赛选手?

陆伟:

其实我们选人倒不在乎他参加过什么其他节目,舞蹈类节目和其他偶像类选秀不太一样,参赛选手本身就是一个圈子,在各个比赛中习惯于互相都能遇到,这在街舞文化里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他们是把这个节目作为一个比赛的。

但是对街舞的舞者来讲,他们太习惯于在不同的比赛里面频繁的遇到彼此,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考量的重要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个舞种里面选出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者。国内最顶级的水准的参赛舞者,我们称之为A类选手。在选择时,A类选手不能跟上一季的人气选手风格太相似。

因为中国跳街舞的五大门类里面都有非常多的舞者,他们往往是照着某一个老师的风格来学习的,所以说舞者身上会保留有另外一个前辈的影子,所以我们会把跟上一季的人气选手跳舞风格比较相似的选手,海选时都藏起来了,把他们留到下一季节目。这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会选择在整个街舞的圈子里面相互之间关系特别密切。国内知名的舞者基本上都是经常打比赛的,经常会在国外国内和国外的比赛都会相遇。因此比如说我们在Bboy领域找到了上海的Danny老师,就能够吸引到一大堆的Bboy舞者来参加,所以只要我们抓到这个领域里面的最顶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舞者,圈子里大量舞者都会过来,形成一种或合作或竞争的关系。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Danny 海报

第三我们也会找一些跟国内舞者风格不太一样的舞者,比如一些东南亚选手,这些舞者在国外学习舞蹈为主,所以他们的舞蹈风格上跟国内的舞者会不太一样,会带来不一样的风格。

壹娱观察:您刚说的找到这些比较头部的舞者,他们在可能在街舞圈里比较有影响力,但观众未必知道,如何传递给观众?

陆伟:

这些舞者在圈子里面的身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前几期中做的比较大的一个革新,是在于每一个选手上来之前,会注明姓名年龄,来自什么厂牌,拿过哪些比赛的冠军,这是让观众的第一认知。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选手海报

然后因为这个节目赛制本身塑造了大量的舞者去展现自己的空间,不管你是跟队友一起排舞蹈也好,你自己去 battle 也好,只要每一场机会你都能抓住,你就能够在观众面前出来。所以说我们是以舞者的以往的履历和圈用街舞圈的地位作为一个背书,但是核心还是要看你在节目中的表现。

壹娱观察:街舞毕竟是小众文化,“大神”毕竟是少数,未来会否出现选手人才的枯竭?

陆伟:

对目前的已经有参赛资格的选手储备来看,至少能做四季节目。但是街舞文化本身还是在不断发展,我们这个节目对于街舞圈的舞者来讲是一种刺激,就是说但凡是想要来我们这个节目的舞者,他都会在有针对性的去训练他自己的舞蹈才能,所以说其实有大量还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中生代和新生代舞者,未来也会冒出来。

其二是因为我们节目本身赛制的一个刺激,因为我们赛制本身是在第一季设计的时候,征询了国内街舞圈一些非常有资历舞者的意见,他们觉得中国街舞和国外相比,流派分的太清晰,甚至会有鄙视链。

所以那时候觉得国内的街舞圈要进一步往前发展,其实是要让有 battle 能力的舞者去学习怎么样通过作品表达自己,要感染观众而不仅仅只是打比赛展现很炸的大招。相反有编舞能力的舞者,也要去做训练提高个人能力。

其实我们去年开始做这个工作,其实走到最后的一定是作品有思想的舞者,以及有 battle 能力的全能舞者,单纯只靠编舞或 battle 都是没法走到最后的。所以其实去年一年里,第一季节目播完之后,中国很多 old school 舞者都在学编舞,那些编舞舞者都开始学 battle 。这是个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因为也就意味着就是一方面是我们的中生代和新生代舞者会出来,他们会反复的练,另外一个就已经固化为某一个领域的舞者,他给他到了别的技能,所以他会呈现出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状态,所以我自己是觉得只要我们不要太功利地去过走过过多过快地在一季里面消耗太多的,这个节目应该还是能做很多年的。

壹娱观察:从第一季来看,《街舞》参赛选手所获得的人气似乎并没有一直维持,节目本身很精彩,但是似乎对选手的热度似乎没有太大帮助,这是个问题吗?

陆伟:

其实这是街舞的舞者和偶像选秀节目不一样,选秀节目的后端,选手本身会成为明星艺人,然后在各种各样领域去发展。

但是街舞舞者不需要,明星艺人他们觉得做不到,他们一年365天大多数时间就干三件事,一个是上课,就是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厂牌,自己的培训机构给舞者上课,第二个是一接受别的厂牌的邀请去上大师课,因为在中国最顶级的物质和国外最顶级的街舞者会飞行上大师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些地方街舞机构就要想上大师课。

第三件事情是在国内各种各样的街舞的赛事里面做参赛者或者裁判,因此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参加商业代言或者拍戏,不在街舞圈出现,对他们来讲是不能接受的。这一批就是参加我们节目的中国街舞中坚力量,也是整个中国街舞文化的基石。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KOD比赛

所以我是觉得,街舞圈的舞者通过参加节目,将个人影响力转化到整个行业里面去,在《这就是街舞》播完以后,国内街舞圈的赛事和培训和活动指数级的往上增长。整个街舞文化受关注的程度是靠这些明星舞者带起来,他们其实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艺人,而是把他们吸引过来的粉丝都关带到这个节目里带到文化里面来,最终舞者也会受益。我相信应该不会有舞者想要成为一个明星,,这个氛围我觉得是比较好的。

壹娱观察:关于节目的制作,每一期节目的场地都在变化,《街舞》如何完成素材选择?

陆伟:

从大框架来说,其实剪辑本身是一个就是海量素材再浓缩和拼接的过程。每一个人在场上都会有说话,自自言自语或者对话,我们都会把声音收录下来。

差不多我们每一次录完,录像就这么一箱子的A4纸的一个稿纸。然后我们当时是我们做的工作是这样的,一个是在现场记录现场,我们每每一个机位旁边都会有一个导演知道这个摄像在拍谁,然后完了之后他记录说在10点半几点几分的时候,这个选手可能做了一点什么样的事情,他做出了什么样的表达,做个场记,然后我们就把所有的稿纸拿出来之后,根据场记来挑。

这是第一波,看他们的场记和他们的文字,这个表达是OK的就交给剪辑师,仅仅是以此为基数,会剪出一个大概差不多8到10个小时左右一个版本。我们会看一遍,大家发表意见,把当中一些过于拖沓和冗长的内容砍掉,粗剪到四个小时之后我们会再做一波的筛选,怎么样把每内容编排成一个个独立的故事。

这个全部都弄好以后差不多会形成三小时的版本。这时候我们就根据现场的故事线来做一些排列组合,我们会把整个故事结构往前或者往后移,使得整个一个逻辑会变得更顺,观众看更舒服。差不多5到6次的剪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个可以去精修的版本。

精修就更复杂了,比如一个选手说的这句话本身是OK的,但她的神态和表情不好,我们一定要把它换掉,换另一个更加有表现力的一个一句话,然后完了之后就是说还会涉及到就是说舞蹈才艺,就是周边的人的表情和说话的时候,他反复的精修,次数大概在20到30轮,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

壹娱观察:街舞毕竟还是小众文化,观众是否会很快审美疲劳?

陆伟:

如果是从纯粹的舞蹈技术和舞蹈流行的趋势来讲的话,其实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中国的跳街舞的人的整个一个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的方式会更加国际化、潮流化,能够达到国际顶级的街舞的舞团的水准。这是纯技术方面的,但是从整个文化角度来讲,其实街舞文化本身是青年文化的一种,如果纯粹只是让观众看跳舞的话,它可能还是一个小众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抓到街舞文化里面的情感点,或者说是什么样的流行文化元素,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元素。《这就是街舞》中,我觉得让年轻人会比较共鸣的核心文化有两点,一是用实力说话。在街舞圈的文化中,无论你是世界冠军还是初出茅庐的舞者,但凡在比赛或节目上遇见,都是用实力说话,大家都希望在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去接受考验,这一点是能够抓住年轻人的。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我从第一季开始就非常讲究团队概念。因为很多年轻人他是独生子女家庭出身,他的在他社会关系里面是没有兄弟姐妹这一栏,所以说我是希望在这个节目里面让年轻的观众感知到团队感和团队精神,有一群同样目标的战友或者兄弟,一起为同样目标去拼搏,这种感受是比较好的。

所以做节目的时候,我会让我们的导演团队,包括后期团队去注意,节目本身传导一种价值观领域的青年文化,不管输还是赢,当我用我120%的努力来跟你进行抗衡的时候,恰恰是一种最尊重对手的表现,这种感受是希望传递给观众。

第三是在整个青年文化领域,所有舞者他们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专注度和坚持度,他们平时穿着打扮呈现出来的一种潮流文化的感觉,与年轻人应该对于某一个是自己热爱的事物的坚持尊重结合起来。

当你打扮成这样的时候,你要知道你其实代表的是某一类人他的一种精神世界和精神价值观,我始终觉得潮流文化本身要保持一个旺盛生命力,品牌本身的文化内核是要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感知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觉得作为一个传媒人去传播青年文化是有意义的,否则单纯传递视觉上的东西,我觉得可能还不够。

壹娱观察:今年影视行业寒冬,综艺市场也很式微,您是否担心行业内淘汰率过高?

陆伟:

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过去这些年可以说是中国的综艺乃至影视、娱乐业井喷的一个阶段,但是从去年开始的这个时间段而言,未来的综艺和商业的结合,我认为会出现传播学上所谓的马太效应。就是说越头部的内容,越王牌团队,越容易获得资金和商业的扶持。相反,初出茅庐的或新成立的团队真的很难。

《这就是街舞》做到第二季,我谈客户的时间比第一季翻了十倍都不止。原因是在过去市场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客户的预算相对比较多,互相之间大概沟通一下,他觉得感兴趣就会投。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但今年不一样,客户预算可能砍半都不止,但是市面上给他提案的节目数量并没有变少,那么就得选,确保钱用在刀刃上。因为过去投十个节目,只要有一个节目火了,我就值回价钱了,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甚至有一些是到我们节目录像录到第三次或第四次以后才进来,它确保安全了才进来。

所以其实将来我是觉得整个至少在过未来这几年里面,我自己觉得会出现一批的王牌制作团队,有这样的一些比较曾经制作过成功节目的团队作为背书的话,客户本身他的安全感会更强一些。

另外一个就是说你的节目模式的创新和创意本身要完全吻合这个客户想打的一个方向,今年所有的来参加我们这个节目的客户都是要打年轻人群,就是要的就是指出年轻人去而去的,所以你的节目非常对他的胃口,不管他是客户是什么样的诉求也会变得非常重要。

所以说未来趋势上来看,对全中国所有制作公司来讲会非常困难,但竞争会加剧,到最后赢的一定是能力最强的团队。同时会出现大量的并购,或者一些团队退出这个市场,但是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一定是最好的团队。

选秀不造星,《这就是街舞2》给舞者带来什么?

上一篇:郭碧婷又和向佐同台秀恩爱,未修图看起来很一般,皮肤还很黑

下一篇:百日展播献礼剧推荐名单公布,一共12部,你期待哪几部电视剧?

娱乐八卦相关推荐

帅哥美女相关推荐